选择海外专利落地国家时的误区
现在越来越多的申请人有 海外专利申请 的需求。一般来说,在选择 海外专利落地 国家时,首先要考虑的是市场计划。而也有部分申请人,递交 海外专利 的首要目的是想积累一些授权的海外专利,在这种情况下,申请人可能会受一些错误观念的影响而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。

在选择海外专利落地国家时,可能会有哪些思路上的误区?我们今天来跟大家做个简单的分享。
误区一:哪里专利官费便宜,就申请哪里
很多申请人申请海外专利的初衷仅仅是为了获得几件授权专利,因此他们往往会比较关注专利申请的价格。
从官费的角度,发达国家的官费往往会高于欠发达国家。欧、美、日、韩、加、澳这些国家官费比越南、柬埔寨、泰国、马拉西亚这些国家高出不少。泰国、越南、印度尼西亚的专利申请官费一般只需要三五百美金,对比欧、美、日、韩大几千的官费,确实可以节约不少成本。这也让一些申请人产生了一个误区,为了节约官费,首先考虑欠发达国家。但是实际申请专利时,你就会发现,官费便宜的国家,总费用未必就很低。
我们可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,将美国申请和越南申请的费用做个对比:
越南的发明专利官费在530美金左右。美国申请的基础官费是与申请人的性质和规模有关的,高校、科技院所和人数少于500人的企业等,符合小实体的标准,可以享受费用50%的减免。因此,美国官费大实体大约3,000美金左右,小实体大约1,500美金。
再看一下翻译的费用,如果是基于一件中国专利递交越南申请,要先进行中译英,再进行英译越南语。按照市场价,英译越南语的收费大概在0.25USD/单词,1万字的申请,英译越南语的翻译费就要2,500美金。
在不考虑审查意见和流程服务费的情况下,对于小实体来说,一件1万字的申请,美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官费和翻译费应该可以控制在2,500美金以内,而越南申请的两道翻译费再加官费,要超过3,500美金了。
因此,递交海外专利的时候,不要只看官费的高低,翻译费、服务费都要考虑在内。此外,欠发达国家,如果是有实质审查的制度,专利审查的周期往往会很长。因为他们受制于专业人员的数量以及发展程度,案件处理的速度比较慢。有时一件申请递交3年才收到首次审查意见,也是正常的。
误区二:哪里专利授权容易,就申请哪里
现在由于一些外界因素(如政策或机构要求等)的影响,有些申请人可能仅从授权时间和难易程度出发,选择申请如荷兰、南非、卢森堡等国家的专利,专利没有实审,授权快费用低。但是这种做法是有风险的。2021年12月初,荷兰、卢森堡、立陶宛当地专利局已经有政策规定,限制受理自中国的PCT落地案件。原因是申请量太大,审不过来。而即便这些国家局后续又对中国申请放宽政策,申请这些国家的专利,还是会带有比较明显的海外专利“凑数”的嫌疑。
近期有个新闻热度很高,湖南某大学引进了23位海外博士,而这23位博士均毕业于菲律宾亚当森大学,所学专业为哲学(教育学)。事件曝光后,引来社会广泛关注,湖南省教育厅进驻学院进行调查,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免职处理。中青评论说“高水平人才,从来不是出国简单镀个金就能从天而降的,而是要经过规范、严谨的学术训练。如果高校对自身发展没有脚踏实地的规划,而是机械追求博士含量,自欺欺人地批量制造海外速成博士,那么最终耽误的只会是自己”。
同理,为了追求海外授权专利,盲目扎堆申请南非等国专利,也是属于新闻评论所说的“机械追求海外专利数量,自欺欺人地批量制造海外速成专利,最终耽误的只会是自己”。
国家局近期打击国内“非正常”申请的力度很大,而未来如果对海外专利的含金量进行评估,这些专利肯定也是重点打击对象。因此,申请海外专利,不要盲目扎堆选择小众国家,否则会给自身留下诸多隐患。
小结
总之,海外专利申请,不要盲目追求低价、授权快的国家,这样积累下来的专利,将来都可能是企业的污点。
那么在市场尚不明确,首要目标是获取几件海外专利的情况下,推荐选择哪些海外国家?
结合各种因素综合来看,美国专利申请针对中小企业有官费的优惠政策,专利制度也非常完善,同时专利含金量高,比较值得推荐。像日本、韩国、欧洲专利,其实也是专利质量较高的代表,但是由于日、韩往往翻译费很高,欧洲专利本身官费太贵,整体来看,还是美国专利申请更具性价比。